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啟動“中國智庫綜合評價AMI指標體系”。項目組經(jīng)過三輪調(diào)研,共遴選了722家樣本智庫,選取各類參評智庫合計531家,最終,有166家智庫入選“中國智庫綜合評價核心智庫榜單”。
通過對評選出的166家核心智庫的研究,我們認為,我國智庫建設的核心要素可以概括為“四梁八柱”。
“四梁”是構筑新型智庫的橫向連接
首先,智庫要有明確的定位。智庫必須明確自己的定位,以研究哪類問題為核心。只有這樣,才能彰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智庫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很少有智庫是包打天下,涉獵所有領域的。然而,我國目前不少在建的智庫大包大攬,國內(nèi)外問題似乎無所不能,這樣的做法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外界無法了解其智庫的準確定位。此外,智庫的吸引力與智庫的定位緊密相關,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緊密相關,與智庫本身的人力、財力、物力要相適應。因此,智庫在創(chuàng)建之時,首先要對市場進行細分,從中選出與自己資源稟賦相適應的目標市場,進而制定有效的定位,以區(qū)別于其他智庫。對于資源稟賦相對充裕的智庫來說,可以選擇幾個研究領域,疊加成綜合性智庫定位;對于資源優(yōu)勢相對集中的智庫而言,可以選擇某個專業(yè)領域,建設成為專業(yè)性智庫。
其次,智庫要加強過程管理。當前,我國智庫建設中存在的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是:硬件不夠硬、軟件又太軟,也就是智庫的建設缺乏戰(zhàn)略性的頂層設計、缺少必要的組織規(guī)劃、缺失相關系統(tǒng)的建設,沒有對智庫的價值觀、智庫的文化、智庫的研究技術開發(fā)進行更多的關注與投入。如此建設的結果,只能是遍地開花,華而不實。對此,智庫建設者要從長計議,精耕細作,絕不能將智庫的管理與建設當做“短平快”項目來對待。
再次,智庫要重視績效評價。智庫的績效評價,也就是智庫的影響力評價。智庫的影響力包括政策影響力、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
智庫的政策影響力,是一個智庫的核心所在,一個智庫對政策制定所起的影響作用大小,是該智庫關鍵價值所在;而智庫的學術影響力,則是智庫理論內(nèi)功的表現(xiàn),只有較為扎實的基礎研究,才有可能提出靠譜的對策研究成果;智庫的社會影響力,在于考量一個智庫成果的對外傳播能力、人員與機構的對外曝光程度、智庫的信息公開化程度,等等,歸根到底,是要看一個智庫是否接地氣;智庫的國際影響力,則側重考核一個智庫的國際交流狀況和國際化程度,這是對一個智庫的更高要求。
目前,我國智庫績效評價面臨三個突出問題:一是多以領導批示代替政策影響力,以至于出現(xiàn)了大量短平快的政策建議,而這些建議中有一些缺乏基礎研究的支撐,經(jīng)不起實踐的考驗,長此以往,將影響到我國智庫的整體聲譽;二是個別智庫希望通過社會影響力來提高智庫的整體影響力,因而,過度追求曝光度,急于擴大社會影響力,忙于辦會議、請名家、炒熱點問題,忘卻了智庫的核心使命所在;三是一些智庫希望提高自己的國際影響力,紛紛走出國門,展開與國際高端智庫的交流,而大多數(shù)的交流流于形式,走馬觀花、參觀座談,沒有形成固定的、深度的合作,更沒有推出有分量的合作成果。這種做法不僅花錢多、產(chǎn)出少,而且會引起國際上的高端智庫對我國的智庫建設的負面評價。
最后,智庫要強化隊伍建設。智庫,歸根到底是要靠人員的智力出成果,所以,智庫的人員水平直接決定著智庫的參政議政的水平。在我國,智庫的人員隊伍建設面臨著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大牌專家供不應求。在智庫建設的熱浪下,智庫人才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真正的大牌智庫專家不是一日造成的,這需要長期積累、不斷修煉,因此一些智庫只能通過聯(lián)合聘用的方式獲取專家資源。這樣一來,一方面導致一些學者承擔了名不副實的智庫重任;另一方面,一些智庫學者身兼數(shù)職,嚴重過載。二是缺乏一套有效的智庫人員培育體系。我們的教育體系以培養(yǎng)基礎研究人才為目標,而這些人員進入智庫體系中,要實現(xiàn)基礎研究向?qū)Σ哐芯康霓D換,并非易事。對此,建議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增加相關的對策研究理論,增設有關智庫的專業(yè),加大對智庫人員的培育。
“八柱”是智庫建設的縱向支撐
架好智庫的“四梁”之后,還要筑牢“八柱”:
一是領導重視。要把智庫建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建設來抓。
二是加強基礎理論研究。這是智庫的安身立命的基礎,沒有基礎研究,對策研究就成為無源之水。
三是做好基礎理論研究向?qū)Σ哐芯康霓D化工作。基礎研究是偏向理論化的研究,而對策研究是偏向應用層面的,需要直白明了,要一針見血地指明問題,同時要直截了當?shù)亟o出“藥方”。
四是要創(chuàng)建與維護好對策報告的上報通道。許多智庫有了對策成果,苦于沒有上報的通道,“貨到地頭死”,這是非?上У。
五是加強行政保障能力。行政保障能力涉及財務的保證、科輔人員的配備、財務報銷便利性、數(shù)據(jù)庫資源等。其中,財務的獨立性與組織的獨立性,是智庫的分析獨立性的前提與保證。智庫應該形成符合自身發(fā)展需要的多樣化融資機制,以保持充足的經(jīng)費。例如,可以形成社會捐贈、政府資助、市場化運作、個人捐贈、委托研究項目經(jīng)費等多種籌資渠道并存的多樣化融資機制,盡量減少對單一籌資渠道的依賴,減少個別捐贈者對研究進行干預的可能性。
六是強化人員考核與激勵制度。處理好科研考核與智庫考核的關系:基礎研究關注的是發(fā)表學術論文、出版專著等,而對策研究關注的是獲得領導批示、有關部門的采納、參與有關政策咨詢會議等,兩者的考核體系不盡相同。如何在同一個機構內(nèi),平衡好對兩類研究的考核,是智庫建設的一個核心問題。只有運用好考核這個指揮棒,才能充分調(diào)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激勵科研人員參與到智庫的建設中來。
七是整合資源的能力。包括內(nèi)部溝通、外部聯(lián)系、媒體公關、籌措資金、國際化交往水平,等等。
八是強化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智庫必須把握前沿問題,與時俱進,從某種程度上講,智庫應當是一個學習型組織。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應用先進的分析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往往需要另辟蹊徑,才能提出應對策略。
。ū疚膩碓矗航(jīng)濟日報 作者:中國社科院中國社科評價研究院院長、研究員荊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