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假期公園中游人亂扔垃圾、攀折花木、隨意刻畫等行為,北京玉淵潭公園日前對兩名游客進行了罰款。據了解,這是2014年北京11家市屬公園恢復執(zhí)法權以來,對游客開出的首張罰單。
在公共場所不文明行為集中多發(fā)的情況下,采取行政處罰的手段,也有一定必要性。不文明行為之所以難治,很多人不以為意,違法成本低、缺乏明確的處罰標準和懲戒手段,是一個重要原因。對屬于道德領域的不文明行為上升到法律,北京也不是第一家,之前一些地方已有相關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至少,引起大家對不文明行為的重視和討論,也是立法所要達到的效果之一。
然而,指望罰單能禁絕不文明行為,顯然也不現實。社會整體文明素質的提升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不文明行為出現的原因和情況也很復雜,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多數不文明行為,都是道德領域的問題,個人自律非常重要,但也跟社會環(huán)境和法治水平密切相關。比如,有的人喜歡在公共場合插隊、亂扔垃圾、隨意刻畫,這固然是一種陋習,但也可能是因為初到一個陌生環(huán)境不了解規(guī)則,或者公共資源超過了承載能力,相關公共設施和服務沒跟上。如果是后面的情況,不文明的板子,就不應只打在公眾身上。
社會整體文明素質的高低,跟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有關,也跟制度和文化環(huán)境有關。社會文明水平的提升,是在好的制度和完善的規(guī)則下,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而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處罰,也應是為了確立規(guī)則、形成監(jiān)督,促進成風化人的進程。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