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社的兩篇報道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一是群眾舉報礦難瞞報,記者在趕赴現場采訪途中想拍照留證,結果黑龍江鶴崗一副市長以“我有肖像權”為名,要求記者刪除照片。二是深圳市某國企老總在庭審現場喊冤稱,其中一筆300萬元的賄賂款,他因為知道不能收就扔掉了。
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官員作為公眾人物,在出席公眾場合或者公務活動時,其肖像權的行使是受到限制的。對此,相信涉事副市長并非不知道。想必這位副市長在接見外賓,出席會議、剪彩等活動中,被攝像機、照相機拍個不停的時候,從不會拿自己的肖像權說事兒。
礦難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于是面對可能出現的負面報道,這位副市長便“裝瘋賣傻”起來,其目的可能是不想面對和擔當。而這位國企老總更是可笑,把知道不該收的巨款給扔了,誰信呢?扔哪兒了說得清嗎?“扔”到了瑞士銀行的賬號上,還是扔到了情人家里?老百姓倒是很想撿到呢!
官員也好、國企領導也罷,正常來說都是智商情商較高的群體,對自己這些“小兒科”的言論和作法,心中恐怕比誰都明白。而之所以仍要故意為之,無非是抱有僥幸心理,妄圖通過“裝瘋賣傻”的方式,來推卸責任,逃避公眾監(jiān)督和法律制裁。這種“裝瘋賣傻”的言行,與以前一些官員的“雷人雷語”還不同,一個是心直口快、口無遮攔,一個卻是處心積慮、機關算盡!袄兹死渍Z”聽上去刺耳,但也可能是大實話或者有幾分道理,而“裝瘋賣傻”則完全是耍橫或者愚弄。
網上曾流傳一個“四大矛盾”的段子,其中調侃說“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公眾日益增長的智商與官員不斷下降的道德之間的矛盾”等。官員的整體道德水平是否呈現出不斷下降之勢仍有待商榷,但公眾的“智商”日益增長卻是不爭的事實,比如公眾對于公共事務的參與意識、權利意識的覺醒,對官員進行監(jiān)督的主動性在不斷增強。換句話說,公眾越來越不好糊弄了。
隨著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一些人的“裝瘋賣傻”行為注定越來越沒有市場,“肖像權”嚇不倒記者,“300萬元隨便扔掉”更騙不了公眾,“裝瘋賣傻”只會更加刺激公眾刨根問底、步步緊逼的敏感神經,讓這么做的人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成為公眾的笑柄和談資。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