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平教授或許可以歇一會兒了。從之前網上盛傳“第一例換頭術成功”到針對身首異“處”(chǔ)到底是誰的追問,再到召開記者見面會兩次強調“我完成的是人類第一例頭移植實驗模型,不是頭移植”,“互聯(lián)網+”的世界把這位本應穩(wěn)坐實驗室的醫(yī)學教授推到了風口浪尖。難怪他所在高校的工作人員在群發(fā)給媒體的短信中標明,此次舉行新聞見面會后,“任老師因工作繁忙,將不再單獨接待大家,請大家理解!
實際上,對于類似教授、科學家、學者之類的人,有的時候,他們更需要的不是“互聯(lián)網+”而可能是“互聯(lián)網-”。
“板凳坐得十年冷”,這是各個領域研究者們的“祖訓”,在互聯(lián)網包圍的世界里更需如此。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微信日均發(fā)送380億次,平均每人每天打開微信在14次左右,社會媒介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在這種環(huán)境中,若想求得一方“靜”土,恐怕只能像一個段子所描述的那樣,“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刪其微信,卸其QQ,封其微博;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剪其網線,使其百無聊賴”。
互聯(lián)網固然讓科研人員更方便快捷地與國內外學界進行交流溝通,但繁華熱鬧的朋友圈,你爭我搶的輿論場,不請自來的彈出頁,茶余飯后的各種群,很難讓任何一個人置身于叮當亂響的手機之外。而越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研究者越是要沉心靜氣,與世俗適當疏離,給科學研究保留一片寧靜空間。
研究者主動做“互聯(lián)網-”,不僅是避免無效信息的干擾,也是在避免無謂聲音的侵擾。
隨著“互聯(lián)網+”程度的不斷加深,人們對于科技話題的關注也多了起來。這是好事,但有些關注和議論卻未免有些“簡單粗暴”——“艾滋病找到治愈方案了”“癌癥即將被攻克”“高位截癱患者可以通過換頭重新站起來了”……各種“自學成才”的科學家和“標題黨”對各種新近出現高科技研究成果進行著爭先恐后的解讀。而為了能讓更多人“看懂”,掐頭去尾、斷章取義便成了慣用手法。于是,一些理論構想成為了既定方案,遠景目標被認為馬上就辦,過程困難更是被忽略不計。而一旦研究者本人站出來解釋“還難以實現”的時候,又往往會引來各種諸如“失敗”“浪費資源”“蹭熱度”之類的標簽化評論。
科學需要關注,但科學更需要“科學”地去關注。胡亂傳播、盲目跟從,科學的面孔將變得模糊,由此給研究者帶來的困擾和打擊也不小。而科技本身的風險性、不確定性,需要有一個能夠容錯的寬松環(huán)境,但這恰是當前充溢晾曬文化的互聯(lián)網可能無法提供的。
所以,適當的“互聯(lián)網-”對于適當的人是必要的,必要時相關部門不妨主動站出來有所作為。當然,要做的不是“逆潮流”的斷網,而是主動與外界溝通、搭建平臺解疑釋惑,從而讓真相跑得更快些,讓理性跑得更遠些,讓研究者的天空更清朗些。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