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來勢洶洶,一年時間,各色共享單車如雨后春筍般占據(jù)城市的大街小巷。然而,共享單車在帶給民眾方便的同時,也像照妖鏡一樣把國民素質丑陋的一面照得通透,同時也給社會環(huán)境與安全提出了新的治理命題,即共享單車的未來在哪里?
據(jù)中國青年網(wǎng)6月11日報道,2017年共享單車預計投放總量極可能近2000萬輛。這些自行車報廢之后,會產(chǎn)生近30萬噸廢金屬,相當于5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如今,成堆的單車“垃圾山”時常見諸報端,已讓人擔憂。而自行車回收的痛點很簡單:廢鋼鐵便宜、量少——多家回收企業(yè)對于自行車的回收報價僅為每輛十幾元甚至四五元。
且不說沒有回收企業(yè)愿意處理這個爛攤子,就連共享單車公司也對此不聞不問,為什么?因為對于這些共享單車公司來說,前期民眾所交的押金,足以讓他們利用這部分資金獲取比共享單車成本更多的利益。所以很多共享單車在投放市場的那一刻起,可能就決定了它“棄嬰”的角色。
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清楚,就是我們的相關部門應該正視,共享單車大批量投入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以及對城市環(huán)境及治理所帶來的負面問題。當然,不能讓共享單車公司在掘金的同時漏掉社會責任。我們不否認共享單車帶給民眾的便利,但很多待完善的維保體系、三年的使用年限、低廉的回收價格等等問題,對于自帶環(huán)保光環(huán)的共享單車企業(yè)而言,風口之下除了攻城略地,還需在運維和回收體系上破題。
是的,解鈴還需系鈴人,當初共享單車是如何一夜之間充斥在各個街道的,就該讓共享單車企業(yè)將破損、淘汰的單車清理回去,這是他們本該承擔的責任。
大家都很清楚共享單車回收的市場本身需求不強,如果政府部門不強制性要求相關企業(yè)處理自己的廢舊單車,就需要通過其他渠道盡快讓“污染”城市環(huán)境的廢舊單車盡快消失。
到處亂扔以及堆積的“垃圾山”,使得我們所在的城市街道看起來凌亂不堪。筆者了解到,全國多個地區(qū)出臺了共享單車相關標準或管理意見,其中不少提到了報廢問題且時間多為三年后強制報廢。但是三年后這些共享單車究竟如何處理,相關標準或管理意見均未涉及。且不說三年以后,就目前而言,大量的報廢單車就已經(jīng)成為迫在眉睫的難題。如何回收,該讓誰來回收?回收到哪里?或許相關政府部門該引起重視了。
還需考慮共享單車的回收與普通自行車有很大不同,一方面這些數(shù)量巨大的單車報廢后該往哪里回收,有沒有相關場地可供回收,政府和共享單車公司是否做到‘心中有數(shù)’?另一方面是共享單車的智能鎖可能涉及企業(yè)技術專利,如何回收才能保護好企業(yè)專利;還有不少共享單車的車體可能需要專門的拆解再利用等。
這些問題,相關部門都應該做到未雨綢繆,避免共享單車成為城市一塊難以割去的傷疤。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