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shù)十名家長“組團”到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專家的幫助,一起討論如何應對家里的“熊孩子”們。初中男生小虎的媽媽來求助是因為被老師要求到校“陪讀”!袄蠋熣f實在管不了小虎,他老是鬧著輟學。”小虎家有14套房子,小虎不明白為何還要上學:“我家租房收多少錢我都心里有數(shù),那些錢夠我吃三輩子了,為什么還要上學?我只要會收房租就行了。”(10月28日《北京晚報》)
當下社會,和小虎一樣有著類似厭學心理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我們雖然知道這樣的觀點極其荒謬,可在物質(zhì)財富愈來愈成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時,現(xiàn)實中的我們對這樣的說辭竟陷入了難以反駁的尷尬境地。
分析這道難題,關系到我們該給孩子傳遞怎樣的財富觀?
很多家長已將物質(zhì)當成了人生的重要追求,即便平時的學習、周末的培訓,也是圍繞著如何提升物質(zhì)財富來展開的。這種氛圍,只會讓孩子錯誤的將物質(zhì)當成衡量人生價值的重要標準,卻渾然忘記了讀書帶來的精神愉悅、品味提升等,忽視了精神追求在人的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更應該做的,乃是要給孩子正確的財富代際轉(zhuǎn)移觀念。在中國式家庭里,一個很不好的現(xiàn)象是,絕大多數(shù)父母都會告訴孩子,自己這輩子取得的物質(zhì)財富,在“老”去后,都會無償?shù)剡z留給孩子。這種模糊的財產(chǎn)擁有權概念,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助長孩子好逸惡勞的品性,讓他們失去了人生的奮斗目標。我們傳給孩子的遺產(chǎn),不應該只是物質(zhì)性的資本,更應該有對物質(zhì)的價值觀念,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以及讓人回味一生的奮斗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