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的英籍男童普賴爾在肯尼亞恐怖事件中的表現(xiàn)被媒體廣為報道后,成了一名“小英雄”(詳見昨日《錢江晚報》A18版)。
一個才四歲的幼兒,在母親被恐怖分子的子彈打中后,指責向自己走來的槍手“你是壞人”——這是一種“驚人的勇氣”嗎?
被指責的槍手不但不生氣,還給了他兩塊巧克力,釋放了他和母親、6歲的姐姐,并說“請原諒我們,我們不是怪物!睒屖质潜凰臍q孩子的勇氣震懾了嗎?
一句“你是壞人”,不可能對殺紅了眼睛的恐怖分子構成什么現(xiàn)實的威脅、危險;開著裝甲車、坦克車前來彈壓的大批軍警都不能輕易制服他們,槍手會被一個四歲孩子的”勇敢“所嚇?
所謂“勇敢”,是知道危險而克服恐懼、敢于面對危險;一個四歲的孩子,會對恐怖分子說“你是壞人”,與其說是勇敢,不如說是憤怒——你打傷了我媽媽,所以你是壞人——他就是這么簡單,一個四歲的孩子,只能這么簡單。
如果他已經(jīng)十四歲,他就會想:我指責他,他會朝我開槍的——十四歲的孩子,已經(jīng)知道利害,已經(jīng)知道什么情境下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而一個四歲的孩子,還不懂趨利避害,怎么想就怎么說,他不會想到,擊中他媽媽的槍口,同樣可以指向自己。
普賴爾的媽媽稱,當時自己早已嚇得魂飛魄散——成人知道利害關系,所以害怕;正是普賴爾的不知利害,讓恐怖分子明白,他現(xiàn)在面對的,還是一個孩子,對自己沒有威脅——這一點很重要,人在沒有受到威脅的時候,才能有符合實際的判斷——于是,他就對孩子下不了手,反而心生愧疚,才有道歉、送巧克力,放人等一系列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舉動。
恐怖分子也會“良心發(fā)現(xiàn)”嗎?肯尼亞恐怖事件的政治背景是比較容易確定的。所謂恐怖分子,就是內心充滿了仇恨——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對立與仇恨,不惜用自己的、他人的——哪怕是不相干的人——的鮮血和生命來復仇,來達到政治目的的集團或群體。但是,至少,這一個槍手,在這一個四歲的孩子面前,他的政治立場,他的復仇心理,在這一刻,都失去了對象,于是就“失效”了;他才會像一個普通的、正常的人一樣對待孩子。
但是,放走了普賴爾一家,這名槍手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嗎?應該不會。他會立即回歸原來的角色,回歸原來的政治立場與復仇心理,與前來彈壓的軍警對峙,會向試圖逃跑的人質開槍,該干什么還干什么。因此,這名槍手與普賴爾面對面的短短幾分鐘,是非常特殊、非常稀有的幾分鐘;就在這特殊的幾分鐘里,卻呈現(xiàn)了常態(tài)下的人性,從而呈現(xiàn)了人的復雜性、多面性。復雜的人,是復雜世界的產(chǎn)物,是復雜世界的一部分;或者反過來:有復雜的人,才有世界的復雜?
(責任編輯:李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