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請群眾上臺表達,甚至可以當眾“罵”干部,這無疑是一個收集民意的好渠道。但另一方面,政府傾聽民意,竟然要花錢,說明群眾理性表達的渠道并不多,政府與群眾的溝通并不順暢。
一個月一次的“百姓講堂”,首先在數(shù)量上偏少,“百姓講堂”容易變成“一姓講堂”。比如首場開“罵”的劉安銘,他的企業(yè)年產(chǎn)值有望超過5000萬元,因此,他是有錢人,不是地地道道的群眾,他的“罵”只能代表少數(shù)民營企業(yè)的利益,與百姓訴求相去甚遠。要想“百姓”不變成“一姓”,更好的辦法,是讓干部挽起褲腳下到田間地頭,“百姓講堂”走進百姓人家,才能傾聽到原汁原味的百姓聲音。
請來的人敢不敢罵,也是個問題。首先,請誰和不請誰,政府自己說了算,在主觀上就事先已決定了內容。其次,請來的人,拿著政府的誤工補貼,其批評的語言是否中肯,很值得懷疑。此外,政府再怎么承諾,“穿小鞋”的顧慮也難以避免。因此,真實而理性的民意表達,既不是沖突現(xiàn)場過激的言語泄憤,更不是政府會議室里的花錢買“罵”,而是在百姓生活當中自然而真實的表達,這花錢買不來,非下狠力沉下身子收集不可。
政府花錢買“罵”,反襯群眾之“罵”很珍貴、很稀缺,同時也說明言路單一。因此,政府首先要廣開言路,創(chuàng)造群眾敢說、會說、愿說的環(huán)境,激發(fā)群眾理性表達的欲望,開辟多種不同的表達渠道,則不需花錢,民意也會自然而真實地表達出來。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