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許文永租住在浙江省麗水市一間農(nóng)民房的地下室里。這些天,他一直貓在地下室到處打電話求人,目的是想要回他的血汗錢:今年10月7日至11月27日,14歲的兒子小明打賞5名游戲主播為其代玩“酷跑”手機游戲,花了30770元,直至刷到儲蓄卡只剩下一毛五才停止這場瘋狂的游戲。而這些錢,是許文永夫婦靠一份三班倒的工作勒緊褲腰帶省下的。(12月11日《錢江晚報》)
一個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是寂寞的,但少年們的天性注定了他們不會甘于寂寞,所以,大把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必然會尋找宣泄的出口。有的少年在尋找宣泄出口的過程中,將目光瞄向了讀書學習,有的瞄向了呼朋喚友混跡所謂的“江湖”,有的瞄向各種娛樂場所,有的則瞄向網(wǎng)絡,沉湎在游戲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其實,游戲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游戲的沉溺——沉溺意味著無法獲得對游戲清醒的認識,也就無法自覺地通過游戲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組織能力、交往能力等等,而只能受制于游戲,成為游戲的“奴隸”。而能夠讓孩子玩好游戲而不是沉溺于游戲的最好辦法,就是有父母的陪伴,有父母的言傳身教。
可惜的是,父母們似乎都太忙了,忙到根本不了解自己孩子的行蹤,不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感需求。甚至,對于用來代替父母作為陪伴者的游戲等事物,父母們也知之甚少?墒牵绱擞腥司痛酥肛熥龈改傅牟回撠熑,他們大都還會振振有辭——我整天倍孩子,哪有功夫去賺錢!我不賺錢,一家人吃什么、喝什么!
生存壓力之下,做父母的都不容易,但應對生存壓力和陪伴孩子是兩個不應該混為一談的問題。實際上,在對世界的認識上,不少人都表現(xiàn)出一種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的傾向。表現(xiàn)在賺錢養(yǎng)家與陪伴孩子的問題上,便是認為賺錢養(yǎng)家與陪伴孩子之間是極難兼顧的對立關系,賺錢養(yǎng)家便不能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便不能賺錢養(yǎng)家。
問題在于,這個世界并非非此即彼的,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通過妥協(xié)實現(xiàn)平衡、兼顧的。這對夫妻賺錢養(yǎng)家不可謂不辛苦,也不可謂不努力,但在陪伴孩子上,他們確實不夠稱職。不陪伴的代價,在這對夫妻那里,這一次是3萬多元的積蓄,未來還會不會有其他的代價,則取決于他們從中獲得的教育深刻與否,以及為此所采取的行動是否有效。
并非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就算陪伴,如果沒有情感的交流,沒有人生經(jīng)驗上的傳授,沒有具體問題上的指導,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陪伴。在一起的時間不一定長,但彼此之間的交流、溝通一定要足夠多且有效。如果雖有陪伴,但陪伴過程中多的不是交流,而是所謂的棍棒教育,其結(jié)果恐怕又會適得其反。做父母是一門學問,每個人都應該修好這一課,很多人還需要認真補上這一課才行。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