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發(fā)布的《中國家庭教育現(xiàn)狀》白皮書顯示,父親主導教育的家庭不足兩成。另據調查顯示,60.7%的網友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缺失父教,僅13%的人認為父教并不缺失,40%的人則表示父教缺失的最大原因是父親不知怎樣教育孩子。
美國哲學家艾瑞克·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母親代表大自然、大地與海洋,是我們的故鄉(xiāng)”,而“父親則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大自然有陰陽二氣,家庭教育中就應該有父教、母教的雙軌并進。健康而健全的孩子,不僅應享有母親的溫暖、平和、細膩與慈愛,擁有更多安全感,也應能浸潤于父親的勇敢與陽剛、嚴格與寬厚,擁有更多價值感,從而確定開闊高遠的人生方向和目標。
美國耶魯大學一項持續(xù)12年的研究表明:由父母同時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里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
盡管很多男性已經領悟到父教的不可或缺,但現(xiàn)實生活中父教的缺位并不鮮見。中國家庭分工普遍注重“男主外,女主內”,男性將更多精力放到了職業(yè)和事業(yè)上,投入到孩子身上的時間自然就會減少;有些男性存在濃厚的“大男子主義”情結,認為父教是“雕蟲小技”,就算有時間,也不愿陪伴孩子;還有的父親教育意識陳舊,尚未認識到父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有專家呼吁:父教缺失是民族的一大隱患。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說:“失去父愛是人類感情發(fā)展的一種缺陷和不平衡!币恍┠泻⒌木d軟脆弱,性格中性化甚至女性化,“陰柔有余,陽剛不足”等,可以說與父教的缺失不無關系。
因此,我們呼喚缺位的父教能早日“回家”。在家庭教育中,應該引導父親們強化自己的家庭教育責任,盡可能多地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也并非“小兒科”,同樣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家長們應及時充電學習。此外,有關部門不妨也提供一些支撐服務,比如開設專門的父親學校,講授父教課程,讓父母共同參與到子女教育當中。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