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2月2日,K4249次列車乘客將部分行李當做凳子坐在上面休息;右圖:2月3日拍攝的G1327次列車上擺放的旅客行李(拼版照片)。據(jù)有關部門預計,2016年春運期間,鐵路客流量將達2.89億人次,同比增長10.1%,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近日,記者乘坐了由上海鐵路局上?瓦\段承運的由上海開往貴陽的K4249和G1327次列車,在兩輛殊途同歸的列車上,感受高鐵時代的春運“變遷”。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春運期間特別是節(jié)后,快速、舒適的高鐵動車吸引了越來越多旅客的目光。高鐵“后發(fā)趕超”,幾乎承擔了鐵路客流一半的運輸任務。
在成本支出上,高鐵價格比普通列車要高,但旅客們還是愿意乘坐高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旅客們不想再感受乘坐普通列車時的漫長和擁擠。而這也印證了春運資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以高鐵為代表的中高端供給,為緩解積壓多年的春運供給矛盾起到了顯著作用。
提高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這種改革思路,在春運領域中也同樣適用。一直以來,春運除了運力不足構成的“硬傷”之外,還有“軟傷”的客觀存在,比如信息發(fā)布不及時、配套服務沒跟上等,導致旅客很難有體面愜意的回家之旅。而且彼時那種春運“人在囧途”的尷尬體驗,與旅客的社會身份和財富積累關系不大。
補短板,從生產(chǎn)領域加強優(yōu)質供給,并讓真實的旅途感知回歸,這些都是高鐵給春運帶來中高端供給的出發(fā)點。同時,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服務,將成為考驗鐵路整體發(fā)展水平和全面管理能力的“試金石”。最終,由春運這一“人類最大遷徙的方式”來檢驗成色。
當高鐵時代的春運步入常態(tài)后,快行的交通基礎逐漸形成,旅客的多元化空間格局也得到了拓展。朋友在微信上曬出在高鐵站候車的照片:看不到人頭攢動、擁擠不堪的春運傳統(tǒng)“畫風”,人們大都在候車大廳的座位上擺弄著電子產(chǎn)品,有些則可以在不嘈雜的背景聲打擾下煲個電話粥。而從12306網(wǎng)站購票,到候車大廳等待,再到刷身份證進站,高鐵盡可能從細節(jié)上豐富著旅客在春運整個流程的“獲得感”。而這種“獲得感”,也是讓春運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的關鍵點。
改革的動機,是要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明白旅客對春運的期待不僅僅是擠火車回家,而是“吃行玩賞”的旅途體驗,這就給交通部門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的大命題。而高鐵出行,用日漸主流的方式,來完成春運供給側改革的應有之義。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