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陜西某地檢察院數名檢察官來泗縣辦案,吃完晚飯回住宿酒店,其中一名喝了酒的檢察官和前臺女服務員王某發(fā)生爭執(zhí)。王某稱自己被打臉,檢察官卻說“是鬧著玩”。真相究竟如何,記者前往泗縣展開調查。(1月6日人民網)
據報道,來泗縣辦案的陜西某地檢察院檢察官因為向賓館服務員索要房卡,沒等服務員王某解釋,檢察官就“嘴里不干凈”地開始罵人,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最后服務員臉被打。姑且不說辦案期間飲酒,檢察官和陌生的服務員哪來如此“深仇大恨”非要“武力”相見,大打出手?即使是因為所謂的“兩塊錢傳真費”那,也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作為檢察官更要依規(guī)矩辦事,更不能酒后“耍潑”頤指氣使。
事實上,檢察官“打人”事件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真相為何遲遲不予公布,到底是誰先動手,為何打人?當事人王某已經辭職,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還是在公權力“潛規(guī)則”面前的無可奈何?在記者采訪過程中,直到現在竟然是哪個檢察官打人的都不知道,打人檢察官的聯系方式也在“不能透露”的遮遮掩掩中無法知曉,明顯是有“護犢子”之嫌。相關負責人還需要“等待上級指示”,不敢直面問題,面對媒體。
還有,雖然“打她的人已經向她和她男朋友道歉了”,但為何那么多人都找“王某”說情,難言之隱背后到底是正常的糾紛調解達成的“和解”,還是公權力“息事寧人”的威逼利誘?我們不得而知,對于整個“打人”事件的疑問有待相關部門盡快調查事實真相,給公眾一個合理滿意的答復。
其實,這只是近年來一些官員“打人事件”的縮影。陜西寧強縣環(huán)城路某會所內發(fā)生一起傷人事件,寧強縣住建局局長閆某將男子楊某面部打破,被打者楊某為寧強縣檢察院干部,面部傷口長12厘米,縫了76針;韓城市交通運輸局治超辦主任孫偉紅使用管制刀具,在辦公場所追砍局長王某,致王某多處受傷。
不得不說,諸如此類曝光官員“全武行”的新聞不可謂不多。其實,不管是官員的互毆,還是打記者,打服務員,打護士,還是打群眾,最終都受到了黨紀國法的嚴厲懲處,那為什么官員不吸取教訓,還“前仆后繼”?官員打人的“霸氣”、“戾氣”何來,不得不讓人警醒。
筆者認為,檢察官“鬧著玩”說的如此輕松愜意,不禁讓人膽寒,打人了就是打人了,為何還要用“鬧著玩”來糊弄?明顯是想逃避責任,自我遮羞,更是一種典型的權力蠻橫。官員打人事件的背后暴露了一些官員公德意識和法治意識的缺失,更折射了官員內心的特權意識、官僚主義、飛揚跋扈作風和嚴重的“權力戾氣”。如果不對這種“權力蠻橫”行為嚴厲懲處,就很難起到警示作用,更難以服眾,還會影響黨委、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簡言之,防止官員“打人”事件再現,首先,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凈化權力生態(tài),施行重典“治吏”。其次,強化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監(jiān)督,將黨內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有機結合,對頂風違紀造成了不良后果的,要發(fā)現一起,曝光一起,嚴肅懲處,堅決肅清敗壞黨風政風的“蛀蟲”,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