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井下蝸居”的消息引起眾多網(wǎng)友關注。京華時報記者隨后來到位于朝陽區(qū)麗都廣場南門附近,探訪該地多處井下發(fā)現(xiàn),不足3平米的簡陋空間里,住著一些白天外出謀生、晚上下井居住的人。在他們之中不僅有正值壯年的洗車工,還有以撿廢品為生的獨居老人。(12月6日《京華時報》)
井下蝸居,這樣的新聞聽來有些天方夜譚,尤其是聯(lián)想到北京這樣的國際性大都市,似乎更不可能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但是經(jīng)過記者的探訪,這樣的新聞確確實實發(fā)生了,而且確實是在流光溢彩的首都發(fā)生的。也正是這樣一則新聞讓人們意識到,北京不光有鐘鳴鼎食,不光有琳瑯滿目,還有這樣在井底寄居的外鄉(xiāng)人。
根據(jù)新聞報道,這些井底蝸居的人多是一些外地來京務工人員,且年齡也都偏大,拖家?guī)Э谠诒本┯懮睢6斓谋本o處可去,井下成了他們最后的一條選擇。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北京沒有這些外鄉(xiāng)人,也許北京也將風華不再,畢竟流光溢彩的城市沒有了環(huán)衛(wèi)工也會蒙上灰塵。但是當人們在享受著這些外鄉(xiāng)人辛勤的勞動成果的時候,人們對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卻選擇性地忽視掉。即使不是有意為之,這樣的忽視也顯得不夠厚道,更不夠人道。
有人高樓大廈就有人“坐井觀天”,對于井底的外鄉(xiāng)人選擇性忽視是一種冷血的表現(xiàn)。社會的成熟不是要求都平均主義,但是至少要維護所有人作為人的基本尊嚴。試問當一個人寄居井底的時候,其作為人的基本尊嚴還有幾絲幾毫?人道的社會就是要對社會的弱者給予充分的關注,至少給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李克強總理也曾多次表示政府要提供兜底服務,所謂的兜底不就是要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嗎?但是現(xiàn)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基本保障的覆蓋顯然還沒有到達井底蝸居者那里,所以他們只能選擇湊活在井底混生活。
面對這樣的特殊群體,政府不能坐視不管。將井底蝸居者從井底請出來是有必要的,不僅是因為井底潮濕陰暗的環(huán)境,更因為其可能潛在的各種危險。但是請注意是請出來,不是趕出來,更不是趕出來就不管不顧了。民政部門作為具體負責部門應該提供這種兜底行為,至少讓這些外鄉(xiāng)人有一塊棲身之地,否則就是政府的失職,就是兜底的底有縫隙。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