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終于告別春晚了,還留下一句“狠話”:小品的舞臺上不會再有我。一語既出,即使多年來一直批評趙本山的人也難免傷感,因為大家發(fā)現(xiàn),曲終人散,小品快死了。他這一走,還有誰能扛起小品大旗?黃宏、郭達、鞏漢林,還是范偉、蔡明、潘長江?老兵已漸行漸遠,年輕一代卻遙遙無期。因此,有人撰文說,“小品不如相忘于江湖”。(2月6日《北京青年報》)
在筆者看來,小品是否相忘于江湖,并非人力所能左右,因為從目前看,致力于小品創(chuàng)作或演出的人大有人在,但卻未見小品之繁榮。相反,正如該文作者所說,在某些因素的制約下,小品越來越遠離真實、磨去棱角、失掉銳氣,變得莫名其妙,變得一團和氣,變得無病呻吟……失去了生活基礎(chǔ)和創(chuàng)作源泉。而小品盡管脫胎于學(xué)生的喜劇小品,但是小品是有棱角的,有銳氣的,不只是能讓觀眾笑起來,還能令人警醒,進而奮進,因為諷刺是小品的生命,或者說小品的本質(zhì)就是諷刺。如果小品越來越缺乏諷刺性,或小品越來越歌功頌德,小品肯定不能作為小品而存在。
小品在衰落,這是不爭的事實。眾所周知,小品的存在是需要一定的生存土壤的,特別需要言論自由,特別需要百花爭鳴。譬如,在美國,政治小品能夠存活;在中國,似乎只有諷刺老百姓的小品,才能登“大雅之堂”。小品在中國的發(fā)展歷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比如,趙氏小品在中國能上央視春晚,去美國卻只能敗走麥城。因為趙氏小品的特點是拿普通老百姓開涮,《賣拐》是不是有羞辱腿腳殘疾者的嫌疑。
只會拿老百姓開涮的趙氏小品,走到盡頭了是必然的,因為隨著社會的文明進步,公民的權(quán)利意識越來越強,怎么會允許文藝工作者不尊重他人的權(quán)利呢。趙本山告別春晚,郭德綱走上春晚,或許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因為大家都知道,比起趙本山,郭德綱更加“口無遮攔”,有美國敢罵總統(tǒng)的脫口秀的意思。從這點看,央視春晚上的言論可能將會越來越自由。最近,“請講人話”之風(fēng)風(fēng)靡全國,不只是要求官員講人話,也要求媒體講人話,那些一味歌功頌德的節(jié)目越來越不受待見。況且,央視春晚應(yīng)是辦給老百姓的,不必看官員的臉色。據(jù)稱,今年央視春晚的小品有“反貪”等熱點,這是一種進步,這說明反映社會熱點的諷刺小品不是小品的禁忌。
筆者以為,小品之路不是越走越窄,更不是即將相忘于江湖。從目前改進作風(fēng)的趨勢看,諷刺官樣文章的作品大有市場,即使無法走上舞臺,只要是好作品就能串紅網(wǎng)絡(luò),就會得到老百姓的喜歡。現(xiàn)在表面看,一些演出機構(gòu)很缺小品腳本,實際上并不缺小品腳本,看看網(wǎng)絡(luò)上有那么多老百姓喜歡的小品,看看新聞媒體中有那么多有喜劇色彩的諷刺素材。比如,“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老百姓為什么不公布財產(chǎn)?”“看病最不難是中國,看病最不貴是中國!”看著這些的官員雷人語錄,是不是很搞笑啊?有人預(yù)言,如果將某些官員的雷人語錄連貫起來,寫成一個“小品”絕對能引起轟動效應(yīng)。當然,有沒有人敢寫這樣的小品,有沒有舞臺敢演出這種小品,也是一個問題。
(責(zé)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