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臥底多個“自殺群”發(fā)現(xiàn),里面的言論充滿負能量。警方表示,近年來青少年輕生事件頻發(fā),一方面需要社會各界提高對他們心理健康的關注;另一方面,也要對這些推波助瀾的社交群落進行查處,以免悲劇重演。(11月3日《現(xiàn)代快報》)
有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約有28.7萬人死于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國內所有類型的自殺行為中,有7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梢,抑郁癥及自殺行為,已經(jīng)成為一種嚴重損害生命尊嚴和社會穩(wěn)定的“流行病”。特別是,“自殺群”的橫空出世,表明自殺已由個體行為,演變?yōu)槿后w行為,其傳遞出來的負能量,對社會的危害性更大。
據(jù)警方透露,在“自殺群”相約自殺的,大都是年輕的大學生,令人難以理解。大學生群體由于成長條件相對比較安逸,再加上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遇到壓力時,往往不知道如何應對,或者應對壓力的方式比較簡單?梢,大學生應自己主動學習一些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每個人也都應結合自己的能力和周圍環(huán)境的條件,給自己一個恰當?shù)亩ㄎ弧7駝t,給自己提出過高要求,反而會造成過大的壓力。還應和周圍的人形成良好的關系,這是對自己心理健康發(fā)展一個強大的支持系統(tǒng)。
然而,很多因素可以導致人患抑郁癥,但也同樣有很多因素,能讓一個患抑郁癥的人遠離自殺,抑郁癥及自殺是可以有效預防和處置的。當然,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首先,政府責任不應忽視。政府應增加投入,強化公眾對心理衛(wèi)生服務資源的可及性與可獲得性。例如,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公眾對于心理壓力的應對能力;提高醫(yī)療機構對于抑郁癥、精神分裂癥、酒精使用障礙等精神障礙類疾病的識別率和治療率,尤其要預防抑郁癥患者的自殺傾向。
特別是,針對“自殺群”,還需干預機制“退群”。既然“自殺群”傳遞負能量,教唆他人輕生涉嫌犯罪,那么司法機關就應該取締“自殺群”,并對相關人員依法查處。同時,應通過制度等軟件措施,去防范抑郁癥的發(fā)生,并對自殺行為實施有效救援。城鄉(xiāng)基層組織及相關部門,應建立和完善工作、生活關愛機制,心理疏導、干預機制,以及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及時對心態(tài)反常和情緒失控的社會個體進行心理撫慰和物質、司法救濟,替其排憂解難減壓,盡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將輕生的苗頭摁滅。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