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重慶大三學生秦天在網(wǎng)上貸款總計超過10萬元,因無力還款,被迫睡在公園躲債。福建大二學生小彬在兩年內(nèi)通過網(wǎng)絡放貸平臺貸款30萬……除此之外,網(wǎng)上還出現(xiàn)大學生天價賬單街頭求助、大學新生未開學花費已過萬等事件。凡此種種,都為整個社會敲響了警鐘。(9月8日《南方日報》)
“校園貸”正向作用小,危害卻極大。大學生因無力償還“校園貸”而被迫街頭求助、睡公園以躲債,這還都只是些“小兒科”。據(jù)相關(guān)報道:2016年3月,河南大學生鄭興強,因“校園貸”欠下數(shù)十萬巨款,最終跳樓身亡。2016年7月,20歲的女大學生萌萌,同樣是因為掉入“校園貸”陷阱,上大一不到10個月時間,就背負10萬高利貸,逼得老父親賣房還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校園貸”從一出生就是個“畸形兒”,它所設(shè)置的“靶標”本就存在很大問題。要知道,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一切開銷均來自于家庭,甚至還有部分屬于政府或社會組織資助,自己并無固定收入或經(jīng)濟來源,自然也就無可靠的償還能力。如此一來,“校園貸”不僅會加大借貸雙方的風險,而且還容易導致大學生超前消費意識的膨脹和攀比心理的滋生。這對于學生抓好學習這個“主業(yè)”極為不利,也會給校園清新的學習風氣造成嚴重污染。
大學校園乃知識寶庫所在地,只有認準方向、心無旁騖、堅持不懈,才能最終找到打開寶庫的鑰匙并獲得“寶藏”。如若讓路旁的花花草草吸引了注意力,被途中價值不高的“五彩石”迷離了雙眼,方向就會出現(xiàn)偏離,結(jié)果就很難與科學“寶藏”有緣。大學生的“主業(yè)”就是學習知識、鉆研學問,適當選修一些經(jīng)濟、金融方面的知識本也無妨,但是,不能過多地牽涉精力,過早地讓理財賺錢耽誤了“主業(yè)”。
鑒于“校園貸”之弊大于利,容易給大學生帶來現(xiàn)實危害和長遠損害,應該讓小額貸款遠離校園,將“校園貸”予以取締,從而還校園本應有的清新學風。
文/奇峰
(責任編輯: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