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政市容委通報今年冬季掃雪鏟冰保障準備情況,今年北京將設141處融雪劑禁用區(qū),同時設置57處自然融雪點,以補充地下水。(11月12日《新京報》)
以往大面積使用的融雪劑大多以氯化物為主,雖然效果明顯,但如果后續(xù)大型除雪機械設施跟不上,必然會因為放置時間過長導致對路面、以鋼鐵為主的道路基礎性附屬設施等產生腐蝕,含氯積雪融水更會對地下水和環(huán)境造成負面影響。因而,對背街小巷等禁用融雪劑,同時推廣人工掃雪和小型除雪機械等方式,鼓勵人們參與掃雪活動,既保護環(huán)境,又鍛煉身體。
在禁用含氯融雪劑的同時,北京市今年專門提出推廣非氯化物融雪劑的使用。后者以玉米等植物秸稈為原料,經(jīng)過發(fā)酵等技術加工而成,無毒無害,在自然環(huán)境中可代謝,對混凝土、鋼鐵無腐蝕,同時作用時間長,無二次封凍,對交通影響小,這樣的推廣使用雖然在成本上有所提高,但此舉背后彰顯出一種綠色務實的城市管理思想。
另外,北京市專門提出將開辟57處建筑工地和城市河湖作為專門的積雪消納點,采取自然融化的方式處理積雪,此舉更讓人耳目一新。雖然增加了掃雪、集納、運輸?shù)瘸杀,但為城市積雪找了一個最理性的歸宿。讓積雪在自然條件下消融,雪化成水后直接補充城市地下水資源。北京這種“科學融雪”的管理智慧,值得各地學習。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