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65年來,我國制定民法典的工作幾起幾落,至今還沒有正式頒布民法典。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民法典的必要性又顯現(xiàn)出來,制定民法典的條件更加充分。建議應乘此時機,加快制定民法典,使民法典成為鞏固改革開放成果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法律工具。
制定民法典是實現(xiàn)民法科學化的需要。民法是調整社會生活關系和市場經(jīng)濟關系的基本法,它涉及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權益。世界民事立法史表明,民法典是民法科學化的基本形式,民法典是衡量一個國家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民法典與民事單行法不同,它具有系統(tǒng)性、層次性特點,全面規(guī)范民事關系,集中體現(xiàn)民法理念和原則,是民事司法的基本依據(jù)。我國現(xiàn)有單行民事立法之間存在一定漏洞、重復和沖突,影響民事司法統(tǒng)一、公正、高效和權威。而體系化的民法典具有形式一致、內容完備的特點,有利于統(tǒng)一市場法則,保障法治統(tǒng)一有效運行。
制定民法典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建設法治中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完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事立法成果輝煌,但是民法體系仍有待完善。民法典集中體現(xiàn)自由、平等、公正等理念。制定、頒布和實施民法典,有利于推進民事主體之間法律關系法治化、規(guī)范化。此外,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這就需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規(guī)范行政權力行使,而制定民法典有利于實現(xiàn)這一目標。民法典全面、準確、系統(tǒng)確認和保護民事權利,為正確行使行政權力和處理民事權利關系奠定法律基礎,進而提高全社會的權利觀念和法治觀念。
制定民法典是富民強國的需要。民法是民事權利法,民事權利是人們在社會中生存發(fā)展的基本權利。制定民法典,全面規(guī)范和充分保護民事權利,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不少國家和地區(qū)都把民法典奉為人民權利宣言和民族精神縮影。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大國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復興、社會轉型、國家崛起的關鍵時期制定出來的。民法典通過合理的架構為民事活動提供基本準則,為交易活動確立基本依據(jù)。我國的民法典應堅持和弘揚傳統(tǒng)私法中平等、自由、效率價值理念,以及人的全面發(fā)展價值理念,并圍繞這些價值理念進行制度安排。
民事立法不僅描述社會,更應引領社會發(fā)展。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被海外學者譽為中國的“民事權利宣言”,事實上《民法通則》成了改革開放的推進器。2002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民法典草案,但鑒于民法典內容復雜、體系龐大、學術觀點有分歧,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先制定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單行法,待條件成熟后再以此為基礎研究制定一部完整的民法典。目前,可以說制定民法典的條件更為成熟。
我國的民法典理應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加速器。近年來,我國民法學發(fā)展突飛猛進,有些領域已經(jīng)走在世界民法學研究前列,涌現(xiàn)出不少后來居上的優(yōu)秀民法學工作者,這是制定民法典的理論條件和隊伍條件。全面深化改革將為制定民法典提供更有利時機。我國正處在改革發(fā)展關鍵階段,我們有條件、有能力也有信心制定一部立足中國實際、直面中國問題、展現(xiàn)中國特色、具有中國氣派的民法典。
(作者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