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植物學博士顧有容發(fā)表博文稱《舌尖上的中國2》第一集《腳步》中爬樹取蜜的鏡頭疑似“造假”。13日該集導演李勇受訪時回應稱,白馬占堆爬40米高樹的事為真事,只是拍攝高處取蜜片段出于安全因素考慮才“換樹”。(5月14日《京華時報》)
看過《舌尖上的中國》,還沒來得及細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原因是當《舌尖上的中國》一炮而紅的時候,聽說《舌尖2》相繼出籠,我已經預感到,在如此“賣座”的紀錄片中,不搭載一點附加值,幾乎違背了當前的價值趨向。不出所料,《舌尖2》第一集,就被植物學博士疑似“造假”,揭開了《舌尖2》“后廚”的“偷工減料”。
我對植物學博士的“打假”不大認同——因為,對爬40米高的樹采用“蒙太奇”,還不至于影響《舌尖2》關于美食文化的口味,若以此證明《舌尖2》相比“舌尖1”的“一蟹不如一蟹”,就有點“看戲看賣芝麻糖的”的意味了。即便在“紀實”影片中,有些難以復原的鏡頭,甚至可以用電腦來完成的。
而《舌尖2》的真正變味,可能是在本該如實記錄的中國美食文化中,參入了太多太濃的“心靈雞湯”。從某種意義上說,《舌尖2》有點滑入看“春晚”的窠臼。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雖然我對植物學博士對“換樹”的打假不以為然,但在《舌尖2》中,導演花了大篇幅來渲染學琴女孩跟媽媽的生活,給人的感覺是關于《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搭載了“感動中國”的公益廣告。誠然,《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很有藝術觀賞價值的紀錄片,長篇敘事必須有情感烘托,就如寫記述文也要“夾敘夾議”。但渲染和抒情必須圍繞主題。比如有關飲食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那些挑逗味蕾的特色食品,究竟已經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多遠?從食材的來源到安全衛(wèi)生,從精工細作的烹飪過程與現實生活節(jié)奏的矛盾,以及逐漸淡出家常菜譜的美味佳肴,都能激發(fā)起人們在越來越“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下,對人生“真滋味”的向往。其中不是可以大做文章?
這些應該以調動味蕾為主,輔以生活情調的渲染手法,不能試圖從舌尖延伸到“心尖”,從單純的食欲享受擴展到滿足社會渴望的“心靈雞湯”。這樣勢必影響了真正的油鹽醬醋的滋味;而過分的抒情和烘托,讓菜肴遠離了灶臺。
這也應該在公眾意料之中,就如“春晚”,年復一年終究“烹制”不出一桌可口的“年夜飯”,就是因為盛名之下,承載了太多的額外重負。在口味和“營養(yǎng)價值”之間的平衡上,在調動味蕾和“正能量”之間,必須做出哪怕是影響口味的兼顧。這就讓本來以美味為主的飲食文化,變成了以“健身”為主的“藥膳”。
現在,對《舌尖2》的質疑有方方面面,但個人以為,這都是因為《舌尖2》變味引起的。假如《舌尖2》一如《舌尖1》美味,無論“換樹”還是“噴槍烤紅燒肉”,都不會讓陶醉在《舌尖上的中國》里的觀眾放在心上。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