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農業(yè)農村部宣布,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在疫情與災害疊加的多災之年,糧食生產能獲豐收,既來之不易又意義重大,也讓我們對糧食產業(yè)有了新的認識。糧食生產極端重要,又是天然弱勢產業(yè),必須堅決筑牢產業(yè)基礎和補齊發(fā)展短板,要在全社會形成重糧惜糧的濃厚氛圍。
糧食豐收來之不易。今年的糧食生產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春耕備耕時過“新冠肺炎疫情關”,南方水稻雙搶時過“洪澇關”,東北秋收前過“臺風關”,還過了草地貪夜蛾“病蟲關”,最終實現豐收。這啟示我們,農業(yè)面臨的各類風險日趨增多,極端氣候導致的農業(yè)災害及重大突發(fā)事件等不確定性因素,都可能對農業(yè)產業(yè)鏈供應鏈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必須夯實農業(yè)防災減災體系和提高抗風險能力。
糧食豐收意義重大。今年糧食有望高位增產,證明中國飯碗具有深厚的產業(yè)基礎、寬廣的回旋余地,為充實居民“菜籃子”、農民“錢袋子”作出了貢獻,贏得了應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的主動權,讓我國的發(fā)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穩(wěn)定。我國糧食產量豐、庫存足,即使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也未對我國構成實質性威脅。這說明,以國內糧食生產的穩(wěn)定性應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我國能夠從容應對全球糧食市場異動。
人們對糧食安全高度關注,擔心糧食供給緊張,這是可以理解的,說明吃飯問題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分量是很重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須臾不能放松。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糧食供應始終沒有出現問題,無論是上千萬人的武漢還是偏僻的西部鄉(xiāng)村,即使采取了嚴格的封閉管理措施,人們也沒有餓肚子。實踐表明,“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重糧抓糧、愛糧惜糧任何時候都是睿智的。不能因為糧食產業(yè)的產值低,農業(yè)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小,便輕視糧食、忽視農業(yè)。
我國稻谷和小麥已連續(xù)多年產大于需,庫存逐年增加。對此,有人認為,不需要種那么多糧食,只要有錢,哪兒都能買到糧食。然而,事實是到了危急關頭,花大價錢也難買到;即使能買到,也不夠吃。畢竟,全球糧食的可貿易量只是中國產量的一半。還有人認為,18億畝耕地紅線沒必要守,把耕地用于非農建設,可以創(chuàng)造更多財富。但事實是,人多地少的中國必須保有一定量的耕地。畢竟,高標準農田僅占全國耕地面積的四成,大部分耕地還是中低產田。
毋庸諱言,政策對糧食生產的作用始終不容忽視,行政推動是中國糧食安全之路的一條重要經驗。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總體步入增長通道,持續(xù)時間之長、增長幅度之大、穩(wěn)定程度之高,歷史罕見。原因之一,是面對紛繁復雜的各種聲音,中央始終保持了支持糧食生產的戰(zhàn)略定力,強調財政支農、耕地紅線。今年,國家更是把糧食面積作為約束性指標下達各省份。這說明,近年來的支糧政策體系是成功的。隨著農業(yè)生產成本越來越高,支持糧食發(fā)展的政策取向不能變、政策力度不能減。
今后,要下決心把糧食生產的基礎打得更牢,尤其要持續(xù)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F實中,農民種地面臨比較效益低的問題,要讓種糧在經濟上不吃虧。為此,要推進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農業(yè)生產性服務業(yè),攤薄糧食生產成本;調整完善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在合理確定收購量的前提下,適當提高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推進谷物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讓農業(yè)應對自然和市場風險更從容。(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