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記者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至少有三十款手機App可以提供電話標記服務,河南、河北、廣東、廣西等地公安廳的電話都被標記了“騷擾”“詐騙”等不實信息,有的甚至是被惡意標記為“快遞電話”“中介電話”;而平臺工作人員則承認,手機APP對于電話號碼“只做標記,沒有審核”。(12月18日新華網(wǎng))
“電話標記”不能隨心所欲
“電話標記”是一把“雙刃劍”。最初主要用于正道,即為用戶拒絕騷擾電話提供便利,但如今“變味”了,不少正常使用的用戶手機號碼或者公共服務號碼被人標記為廣告、騷擾甚至是詐騙電話,這顯然帶來了很多問題,如用戶正常撥打電話會讓對方誤以為是騷擾電話而予以拒絕,公共服務號碼也無法發(fā)揮正常功能!詳細】
從媒體曝光的細節(jié)來看,“來電標號”的操作很容易,由用戶自己操作,只需10余用戶做出“推銷”“詐騙”等標注,系統(tǒng)軟件便會自動作相應標號,門檻過低甚至于零門檻,自然難免會滋生隨意標號、惡意標號的亂象,而標號APP、運營商不加審核,并在相關協(xié)議中撇清自己的責任,這就更使得任性標號隨心所欲,讓用戶不知不覺、不明不白中受到“誤傷”!詳細】
正視來電號碼標記功能的意義
原本旨在凈化通信環(huán)境、優(yōu)化用戶體驗的“來電顯示”提醒式標號服務,何以反而使用戶遭遇隱私、通信權利受侵犯的現(xiàn)實威脅,甚至于給公共服務受到干擾?何以標號容易解除難,甚至于催生出收費消除不當標號的生意?一來,暴露出通信服務商的不作為,不履行審核義務當起了甩手掌柜,把過濾、攔截騷擾電話的責任完全甩給了用戶自己;再者,說明極個別心術不正的APP服務商打起了來電標號的歪主意,將其當成發(fā)不義之財?shù)囊婚T生意!詳細】
有需求才會有供給,需求強烈才會讓這一功能成為各大手機安全軟件的標配。上億手機用戶之所以熱衷于使用這一功能,一方面有享受更貼心服務的考量,譬如在接聽前就知曉對方的身份,如快遞等;而更主要的目的,恐怕是為了避免詐騙和營銷電話的不斷騷擾。不可否認的是,有了這一功能,大量詐騙和營銷電話被攔截或拒接,客觀上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了部分“免打擾權”。
這一功能的設立和運行,主要依賴每個使用者的相互反饋、互通有無,即“每個人幫助每個人”——當越來越多的用戶將詐騙與營銷號碼標記后,這個號碼幾乎就被廢掉了,因為多數(shù)人已經拒絕接聽。這是在智能手機時代,大數(shù)據(jù)最直觀的一次應用,直接帶來了作惡成本的提高,讓用戶有了主動的選擇權,甚至是反擊的權力——標記,這是其不容抹殺的積極意義。【詳細】
加大審核力度 從源頭上遏制“任性標記”
首先,面對現(xiàn)實中存在的電話標記業(yè)務平臺數(shù)據(jù)庫“各自為政”、服務協(xié)議不合理、用戶隱私被收集傳播,惡意標注無法追蹤等亂象,整個行業(yè)進行“數(shù)據(jù)互聯(lián)”,互通有無,信息共享,統(tǒng)一進行分級分類的篩選操作、盡快完善出臺行業(yè)標準,應是收拾亂局的第一步。
其次,是要加強起點處的“審核過濾”力度,從源頭上遏制住“任性標記”的蔓延。手機運營商不應該“缺席”在標記行為發(fā)生的過程中,通過各大運營商后臺關口,精準識別、判斷標記行為是否有誤,用強勁的審核系統(tǒng)和有力的技術保障,對于惡意標記行為進行防控阻撓,才是影響事件發(fā)生根本性轉變的“關鍵一招”。
最后,無論是平臺本身還是通訊運營商,對于通過自身系統(tǒng)所呈現(xiàn)給公眾的內容都要主動負責、積極落實審查核實責任,尤其是涉及用戶個人隱私方面的信息,更是要加大審核力度,而絕非在不良影響產生后,“甩鍋”了之!詳細】
微言大義:
@北海散人:這些手機軟件平臺沒有盡到自己的審核義務。
@大圣:有人接聽電話,感覺是騷擾就標記,也不確定是不是騙子。
@Berial_H:詐騙電話顯示的號碼確實是公安局的號碼,不知道怎么辦到的,但查詢和回打確實是公安局。也不怪用戶把號碼標記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wǎng)編后語:
來電顯示標記“好心”辦了壞事,除了有用戶在操作時“誤會”的原因,更大程度上還是因為被非法牟利者利用了漏洞。在推銷詐騙電話屢禁不絕的現(xiàn)狀下,“號碼標記”這種反騷擾工具有其值得肯定之處,但是,其存在的技術漏洞及監(jiān)管缺位等問題,也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否則,沒有審核監(jiān)管的電話標記服務就不僅僅是“誤傷”用戶,而成了違法犯罪行為的源頭。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