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做出明確規(guī)定。實施方法中明確指出,給人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欺凌——學校在進行批評的同時可給予懲戒,嚴重者可以給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的處分。
明確提出“給人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欺凌”打破了過去大眾對于霸凌的認知。2017年《看見校園霸凌:公共認知調查數據報告》顯示,我國大眾對霸凌造成的心理傷害的關注程度遠低于對物理傷害的關注程度。并且,在多種形式的霸凌現象中,言語霸凌也因其被識別度低常被忽視。
國內一項調查報告指出,曾遭受過言語霸凌的小學生超過40%。但是與高發(fā)的言語霸凌相對的嚴峻事實是,孩子們間的言語霸凌并沒有引起重視。也是這種“不當回事”,使得孩子們遭到了更嚴重的言語霸凌——美國教育發(fā)展中心研究指出,64%的孩子不愿意將自己被言語霸凌的經歷告訴其他人——這種溝通機制的缺失,使得校園中言語霸凌現象更加惡化。
然而,言語霸凌對青少年們產生的負面影響并不比物理霸凌小。研究顯示,被霸凌的學生比沒有被霸凌過的學生更容易產生健康問題;在心理層面,遭遇過霸凌的人更有可能會形成缺少自信,膽小畏縮,情緒消極等個性。這些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常年被掩蓋在“孩子間斗嘴”的認知之下,而對于遭受霸凌的孩子而言,這些認知使得霸凌的陰影無法逃脫地籠罩了下來。同時,這些認知造成的忽視,構成了對孩子的二次傷害。
面對校園霸凌,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會給孩子灌輸“要養(yǎng)成堅強的性格”的觀念。但其中所包含的隱形價值判斷便是殘酷的叢林法則——一個巴掌拍不響,既然你被霸凌,那么肯定是因為你的性格軟弱。這種思維方式包含著一種詭異的邏輯——并沒有責怪霸凌者,反而從受害的孩子身上找原因,使得遭受霸凌的孩子們只能成為了灰色的、沉默的螺旋。
在《最強大腦》里展示過出眾音樂能力的孫亦廷,也曾是校園言語霸凌的受害者。在小學,其具有的獨特音樂才華成為了同學們的“眼中釘”,從各方涌來的惡毒言語一度使得這個活潑好動的男孩變得沉默寡言。及時發(fā)現問題的孫父辭去工作,帶著孩子移民澳洲,使孩子能夠盡情發(fā)揮音樂天賦。在采訪中,孫父提到:“國內很多老師根本不覺得言語霸凌是很嚴重的問題,就算意識到了,也常常是一句‘沒辦法管’打發(fā)!
孫父對孩子與教育的積極關注,使得事件有了較為圓滿的結局,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更多的孩子依然生活在由于忽視和管束無能造成的霸凌陰影下。廣州《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的出臺是一種補救措施,也是一種提醒——防范言語霸凌需要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的重視與介入,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止霸凌對孩子們產生不可逆的傷害。因此,也希望這一規(guī)定能夠得到有力執(zhí)行,讓更多的孩子走出沉默,在陽光下自由生長。
(責任編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