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植入廣告,一直既是規(guī)定動作,又是規(guī)定殺手,各種笑談奇談,比如美基地工作人員在月球喝的是中國奶,用的是我們的品牌手機;網絡劇中的植入廣告則更加漫無邊際,很多網劇制作人,都談到過這樣的制作動機,“當時就是出來散散步,一位地產商專門跑過來問能不能拍部以售樓小姐為背景的網絡劇,他的意圖很簡單,就是配合新樓盤的推出”;再加上,一般國產網絡劇的制作投入僅有普通電視劇的十分之一、大片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當年《唐山大地震》 是1.2億元的制作,但是同期的 《老男孩》 制作費用只有70萬元。所以網絡劇制作更是大量依賴植入廣告,相應的,“植入廣告”也成了網絡劇的頭號話題和終極Boss。
2012年,廣電總局禁止電視劇插播廣告,植入廣告迎來黃金歲月。網絡劇投入低,受眾廣,尤其網絡劇培養(yǎng)的是現在和未來的消費主力,所以一大波廣告商侵入網絡劇,當然,題中之義是,網絡劇的尺度更寬。
寬尺度既是解放力,也是生命力。尺度一寬,觀眾群也寬,劇民對接,互動也寬。網絡劇的制作方式由此和傳統劇的制作方式有了區(qū)別,制作方更在意觀眾的反應,彼此互動回饋,有了類美劇特征。因此緣故,網劇中的植入廣告,也有了類美劇特征,廣告的劇情化植入會在形式上有更多追求,甚至很多時候,廣告凌駕劇本成為劇情主線,比如《四夜奇譚》。
有意味的是,當“植入廣告”變成影視劇的規(guī)定話題,一方面是電影中的植入廣告經常被罵狗血無節(jié)操,另一方面卻是網絡劇中的植入廣告獲得了奇特的“生命力”,植入廣告和麻辣彈幕交相輝映,成為一種歡樂,我把它命名為“賤命力”。我之所以使用這個“賤”,是因為經過最近5年的網絡實踐,“賤”的負能量至少有一半讓低俗感和潮爆力結合,草根向貴族“奪權”,低級向高級“鳴槍”,“賤”的勃勃生機讓網劇中的廣告文化帶來了娛樂實踐以及反抗的可能性。說明一下,這里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帶著我主觀的愿望,因為,要批評植入廣告太容易。
當然,這種可能性也包含著最大的危險性,所以,我稱之為“幽靈”。這個幽靈,也是讓我們越來越警惕的資本的“幽靈”。
一方面,神圣的東西被褻瀆了,個人尊嚴全部可以被兌換成交換價值;另一方面,曾經被壟斷的“高級文化”也可以被自 由貿易。一方面,品牌商要求網絡劇走資本主導路線,另一方面,品牌商也敦促網絡劇尋求更精良的制作更有吸引力的故事,所以如何駕馭這個幽靈是一個問題。
在駕馭幽靈方面,“腐”文化的失敗是個教訓。腐文化曾經以“爆棚”的面貌出現,但如今基本淪為影視劇中的花絮和點綴,不僅沒有前沿性,反而變成了新的保守力量。網劇中的廣告文化如何在網絡生態(tài)中置之死地而后生,說實在,我也完全沒有方案,只是覺得,在避免被資本完全吸納完全收編的道路上,網劇 《萬萬沒想到》 第一季的制作有可供參考之處。比如,他們片頭片尾的廣告經常真假難辨,它用廣告的邏輯調戲了廣告,既利用了資本,又抗議了資本,而觀眾也在這個邏輯中,非常歡樂地用彈幕宣告:廣告商露點了。
如何在未來網劇制作中,既有效地和廣告商達成生意,又能在生意中進行文化再培育,這是網絡劇的根本性使命。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教授 毛尖)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