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一個公共場所參加活動,很多人在議論一個“感謝不吸煙”的招貼。對此點贊的不少,認為這是一句文明話,體現(xiàn)了對受眾的尊重、信任、肯定,反映出的是素養(yǎng)。在社會上,很多禁止語都帶有教訓(xùn)的口吻,諸如“禁止吸煙”“不準損壞”“不準做……”等等,多年來,受眾對這類宣傳招貼往往熟視無睹,各種被禁止的行為有時還有增無減。現(xiàn)在改用這樣的語言、語氣宣傳,對受眾既是提醒,又是鼓勵,讓受眾感到親切,這將起到激勵作用。把受眾當(dāng)成共同體而不是對立面,體現(xiàn)出對受眾的一種尊重、平等的態(tài)度,這不僅是方法問題,也是理念問題,從中也許能獲得一些啟示。
禁止語主要是為了提醒告知義務(wù),引起受眾對一些事情的關(guān)注和重視。有許多禁止語不具有法律作用,正因為如此,按照禮儀還是“先禮后兵”為好,千萬不要“先兵后禮”,把受眾視為對手,甚至管教對象,這將損傷其自尊心。一般只要未有觸犯禁令,還是以用善意的文明話提醒為主,相信大部分受眾是有覺悟能遵守有關(guān)規(guī)定的,那些一意孤行者在輿論譴責(zé)下,其不端行為也會有所收斂。
禁止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在一個文明大都市,如果到處張貼措詞嚴厲的禁止語,并不表示這座城市文明程度很高,反而會造成負面效應(yīng),外界也會對該城市產(chǎn)生此類問題嚴重的感覺;從內(nèi)部看,市民生活在此類禁止語的包圍中難免會有不適感。此類禁止語應(yīng)該隨著一個城市文明程度提升而減少,關(guān)鍵是要使人們行為的文明成為一種自覺,這種自覺來自思想認識的提高,而思想認識的提高需要文化的熏陶,通過文化素養(yǎng)的培育,也許能從根本上減少不文明的行為。
禁止語里的文明話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彰顯文明的力量。俗話說,“有理不在聲高”,威嚴不等于彪悍,禮讓在先也不是軟弱的表現(xiàn)。其實文明在于敬人尊己的過程,用文明話化解不文明的行為,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人先正己,這就需要自身學(xué)會文明,才能起帶頭作用。學(xué)會文明需要充實內(nèi)涵,通過提升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文明是一個提高的過程,不妨多講講文明話,文明話不僅能改變自己,也能感動、感化他人。在文明社會建設(shè)中只有共同參與者,未有例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文明示范效果會勝過說教式禁止語起到的作用。
禁止語里的文明話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表明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體現(xiàn)了城市的文化軟實力。一個臟話連篇的人,不可能是文化素質(zhì)很高的人;一座滿大街貼滿嚴厲禁止語的城市,也不太可能是文明程度很高的城市。禁止語里的文明話,可以使人醒悟、覺悟,應(yīng)該推廣。(作者為上海社科院副院長)
(責(zé)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