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中央城鎮(zhèn)化會議發(fā)表了“公報”,2014年3月17日國務院頒布《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2014~2020年)》,都將提升中國城鎮(zhèn)化建設質量、避免新一輪建設“毀城”及遏制“千城一面”、“萬鎮(zhèn)一貌”,作為實現(xiàn)“人文城市”的目標,其本質是希望全國城鄉(xiāng)要做深“文化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大文章。無論是文化傳承,還是創(chuàng)意發(fā)展,其要點都落到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建筑文化上。
建筑與文化無法分隔。古代中國的文化與建筑,一直是毗鄰諸國的樣板。我們說要愛護自己的文化,這并非是要在封閉理念中尋找自尊,重在要知曉何為在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國建筑文化,搞清楚這一點,我們自然會充滿信心,并可有膽識地傳承并向世界解讀中國建筑文化。
自隋唐以來,以中國建筑為中心,形成了包括日本、朝鮮、越南、緬甸、柬埔寨、泰國等國在內的亞洲建筑文化圈。明代建筑園林學家計成所著《園冶》一書,是他畢生造園經驗之總結,在國外有廣泛影響,被日本宮廷評價為“開天工之作”。再看20世紀建筑,北歐建筑師伍重設計的悉尼歌劇院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在其造型設計的多重靈感中,他自己承認有來自中國宮殿對屋頂和臺基的處理方式的啟發(fā);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場“鳥巢”方案,源自瑞士建筑師雅克·赫爾佐格,其靈感取自中國古代建筑窗花的藝術造型;伊拉克建筑師扎哈的廣州歌劇院“圓潤雙礫”的大、小石頭設計,也是中國味十足的概念;盡管北京國家大劇院有眾多非議,但法國建筑師安德魯表示,他使用了中國“明堂”即“上圓下方,四方環(huán)水”的理念。這些建筑無論是審美,還是情感的賞析,都給人以深刻印象,作為非業(yè)界的公眾,無論你是否喜歡和認同,實際上自覺不自覺地都表征著一種文化態(tài)度。由此我想到,面對中國建筑瑰寶,為什么我們崇尚不夠呢?是教育作祟,還是傳播有誤,或是國人始終未將建筑視為一種文化?真正能體味一個文化地產對城市發(fā)展與美學價值貢獻的人太少了。
90多年前,蔡元培先生就倡導“以美育代宗教”的美育救國之理念,全力推進國民的藝術啟蒙教育,他主張由審美純粹觀照而促使全國人民養(yǎng)成高尚、純潔、舍己為群之思想,直接發(fā)起了一場20世紀的中國文藝復興運動,充當了中國現(xiàn)代藝術活動的偉大旗手。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是向公眾普及建筑文化教育的集大成者,他們在1950年代便在研究之余撰寫了大量贊美中國建筑文化的文稿。如1950年梁思成在《關于北京城墻廢存問題的討論》一文中,以贊美詩般的語言表達了對古老且又魅力無窮的北京城的認知;他也曾向周恩來總理表示,“環(huán)繞北京的城墻,是一件氣魄宏偉、精神壯麗的杰作。它不只是為防御而疊積的磚堆,它磊拓嵯峨,是一圈對于北京形體的壯麗有莫大關系的古代工程!鄙鲜兰o五六十年代,人民日報副刊連載他的數篇文章,談中國建筑文化的普及傳承;林徽因也撰寫過大量普及版的建筑文化佳作,如1952年她在《新觀察》雜志上刊出“我們的首都”共計11篇文章,贊美了中國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1952年,兩人在合著的文章《祖國的建筑傳統(tǒng)與當前的建設問題》中指出,新中國的建筑“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盡管60多年過去了,但從建筑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視點看,從建筑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當代使命看,他們的觀念并沒有過時,仍是我們認知中國建筑文化的指南。作為一種聯(lián)系,蔡元培認為學校教育是美育之基,而其推行則依賴于都市的設計美化,從中可以看到,蔡元培已將建筑美學觀從家庭推論到城市及其公共建筑上,這分明是現(xiàn)當代城市建筑規(guī)劃設計要融入文化之思想的先驅,與梁思成的民族建筑文化觀相輔相成。
縱觀建筑文化普及的方向及要點,至少要關注如下方面建設——
其一,觀念要更新。要從建筑功能向文化建設上轉變;要從單純尊重環(huán)境向同時尊重社會與人的整體觀轉變;要向注重地域和民族文化的重組轉變;要追求建筑形式與內涵的不同定位,鼓勵向設計創(chuàng)意轉變;要關注建筑與城市現(xiàn)實問題,促進以研究為先導的轉變;要在警惕文化虛火及建設“大躍進”問題中,找到真正為人民建筑設計的方向。
其二,普及教育要加強。建議從建設“人文城市”視角,編制“國民建筑文化教育規(guī)劃”及普及讀本;要利用人們對房地產“樓盤”的關注度,使建筑文化素質得到一定提升,這種以素質為先的文化普及與提升方式,將是從本質上樹立中國建筑文化自信的關鍵策略之一。
(責任編輯:張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