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又帶來了一個旅游消費高潮。近年來,三駕馬車中投資與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度逐年下降,消費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中國經濟正在由傳統的投資拉動模式向消費驅動模式轉型。然而,當前消費驅動力的充分釋放還面臨一系列制約因素,需要高度重視消費結構升級的意義,著重解決讓消費者有能力消費、愿意消費、敢于消費、放心消費等核心問題,尤其是解決“放心消費”更為迫切。
隨著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一線城市居民消費需求結構已經接近發(fā)達國家,二、三線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偏好正向一線城市居民靠攏,農村消費需求結構也日益城市化。
消費需求結構變化將促進消費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變革。根據麥肯錫預測,受益于可負擔非生活必需品消費人群的日益增加,2010年到2020年中國非生活必需品消費將保持13.4%的年平均增長率,高于生活必需品和半必需品。與此同時,健康、養(yǎng)老、旅游等高端消費需求將大大增加。消費結構升級顯示了消費驅動力的可持續(xù)性。
盡管消費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正在形成,但與投資拉動所產生的“立竿見影”的效果相比,消費驅動力的培養(yǎng)是長期過程,涉及與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關的消費能力培育,涉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相關的敢于消費問題,涉及市場監(jiān)管相關的放心消費等眾多復雜問題。應該看到,在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這些消費疑慮程度不同地存在,有些還十分嚴重,必須下決心解決。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5年世界平均居民消費率為58%,其中高收入國家為60%,中高收入國家為51%,中低收入國家為66%,低收入國家為78%。而同期我國居民消費率僅為37%。我國消費率偏低、儲蓄率偏高,雖然有“勤儉節(jié)約”傳統思想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居民對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等重大問題有后顧之憂,不敢消費。
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依然處于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老百姓對自己的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等問題心里沒底,對社保制度心存疑慮。因此,一方面要健全低收入群體的社會保障制度,改善低收入群體的收入狀態(tài),增強他們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要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和標準,尤其是加快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縮小城鄉(xiāng)社保差距,擴大農村消費需求。
當前亟待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市場監(jiān)管,構建良好消費環(huán)境,解決放心消費問題,讓居民“愿”消費。由于品質安全等因素,劣質食品、虛假藥品等偽劣商品、低質量商品甚至假貨充斥市場,導致消費者不敢消費,部分中高收入階層轉而境外消費,產生“需求外溢”。解決放心消費的鑰匙掌握在政府手里,當前消費市場混亂的重要原因是監(jiān)管力度不夠,需要從根本上解決政府職能缺位、越位、錯位等問題,該由市場充分競爭、優(yōu)勝劣汰的領域,政府應該主動退出,而該由監(jiān)管部門重點治理,嚴肅法紀的領域或真空地帶,政府應該主動出擊,促進職能及時到位,健全完善市場經濟秩序,營造良好消費環(huán)境,使消費者放心消費。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