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政府部門對媒體還停留在應付的狀態(tài)、提防的狀態(tài)、回避的狀態(tài),公眾就很難相信它能搞好公共治理,很難相信它真能為群眾辦實事。
黑龍江雙鴨山市通勤大客車爆炸事件初步調(diào)查結(jié)果14日晚上公布了,照理這起11死40傷慘案的調(diào)查工作可告一段落。然而,公眾的疑團卻并未解開,這個疑團的起點就在于政府面對媒體的回避態(tài)度。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一系列不正常的行為,讓人疑竇叢生。從事發(fā)4天內(nèi)記者多次向相關(guān)部門提出采訪要求而被推托或婉拒,到礦工稱被“封口”、官員給記者遞“信封”,首先就給人們一個懷疑的理由,如果你沒有問題,沒有隱瞞什么,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在事件發(fā)生后,面對政府通報與醫(yī)院說法的“打架”,面對政府通報的35人和警方繪制平面圖上的37人名字的錯位,面對“煤礦是否存在違規(guī)生產(chǎn)”“發(fā)生爆炸的大客車是否是報廢車”等疑問的得不到回應,人們自然而然把疑點指向了政府的回避,如果你沒問題,沒有隱瞞什么,你為什么不敢直面、正視?
不能說人們的這種猜測就完全是正確的,也不能說人們的這種質(zhì)疑就是不正常,是一種天生的懷疑主義。破除人們疑團疑云的關(guān)鍵點,就是信息的公開透明。使信息公開透明的關(guān)鍵點,則是政府部門。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政府不主導這個公開透明,主導了卻又遮遮掩掩,都會使事情變得復雜,疑云驟起。只有信息發(fā)布的速度、公開的力度、透明的程度,都走在人們產(chǎn)生疑問之前,政府部門的公信力才不會在事件中出現(xiàn)危機。
有些時候,政府部門的回避未必就是真想掩蓋問題,它們也許只是擔心言多必失,怕信息過分公開后,容易被輿論揪住不放。然而,在這樣一個信息傳播速度以秒計、信息內(nèi)容以海量計的時代,這種擔心只會成為政府建樹公信力的絆腳石。政府本能地回避、躲避媒體,還是坦然以對媒體、開誠布公以待媒體,是判斷其是否成熟、是否能跟上時代的一個基本方法。
媒體不是天生就想找茬兒,政府的態(tài)度決定其工作的高度。如果政府部門對媒體還停留在應付的狀態(tài)、提防的狀態(tài)、回避的狀態(tài),公眾就很難相信它能搞好公共治理,很難相信它真能為群眾辦實事。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