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增城區(qū)人民醫(yī)院,一名來自江西廣豐,叫黃式水的人,14年前因為治病欠了醫(yī)院3000元錢,14年后他再次來到醫(yī)院,還上了這筆欠款!耙粋連出入院信息都難找到的患者,從未想過他會主動回來還錢;做了幾十年醫(yī)生,我還是第一次遇上這樣的患者。”連日來,面對前來采訪的媒體,廣州市增城區(qū)人民醫(yī)院副院長、普外科主任黃延年感慨地重復著同一句話。(5月16日《人民日報》)
14年,3000元,兩個簡單數(shù)字的背后,鑄就了一段誠信傳奇,而這段傳奇的背后,除了誠信,還有良知、感恩等人類寶貴的道德品質。作為一名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農(nóng)民,黃式水也許說不出什么豪言壯語,但是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出了大大的“誠信”二字,也讓自己成了這個時代的“誠信榜樣”。
人與人之間可以互相信任,甚至于陌生人之間也可以彼此托付,那么這樣的社會在運轉過程中不但會更加順暢,更少摩擦,而且運轉的成本也會大大降低。反過來說,一個失信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只能互相提防,則人際關系不但少了一份溫情,而且社會運轉的成本也會大大提高,最終這些成本都會分攤到我們每個人的頭上,由我們自己來承擔。
黃式水身上的誠信品質當然值得我們學習,但由他的誠信更應該引起我們對社會失信現(xiàn)象的反思。尤其是從政府到社會都越來越重視誠信體系建設,失信的成本和代價越來越大的當下,誠信更有理由成為公民的一種道德自覺!
(責任編輯: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