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流傳市郊的鉤針編結技藝,至今已傳承100多年,上世紀80年代最輝煌時期曾有多達13萬人靠此謀生。但遺憾的是,現在僅剩下百余人會這門技藝,且多數已是高齡老人,傳統的鉤針編結技藝面臨失傳境地。(3月30日《東方早報》)
一根鉤針加一條棉線,通過長短針、鉤拉、纏繞等技法,就能編織出毛衣、連衣裙、披肩、手套等數十種花型多變、式樣繁復的服飾,這是以前市郊女性都嫻熟的手工活。上世紀80年代,市郊總共有10多萬人從事鉤針編結,當時的鉤針編織,成為家庭副業(yè)一個主要來源。而隨著時代變遷,農村人口大量務工,原來家家都有的手工技藝逐漸式微,當年的盛況不復存在。
昔日超過10多萬人的一門技藝,如今僅存百余人。作為一項有著百年歷史的“非遺”項目,鉤針編織技藝如何有效傳承,又如何與當下的創(chuàng)意產業(yè)緊密結合?需要充分運用上海擴大開放的機遇,把歷史上原來“隨身一只結花籃,忙里偷閑鉤起來”這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化作城市工業(yè)或者旅游業(yè)的一部分,就象到國外旅游,看到意大利手工皮具、荷蘭木屐、比利時巧克力現場制作那般國際城市傳承人文的別致景致,既能讓人參觀體驗城市的手工藝術,又能成為城市經濟的一個新興產業(yè),把傳統、市場和創(chuàng)意三者有機結合起來,豈不是一種“非遺“傳承的獨特方法嗎?
非遺傳承必須拓新路,才能走出現今單純依靠政府扶持的狀態(tài)。作為一個和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的手工編織技藝,克服原來單純的個體技藝、“口傳心授“的傳承方法,和當下創(chuàng)意產業(yè)嫁接,突破鉤針編結毛衣、連衣裙、披肩、手套等產品的束縛,對接時尚行業(yè)及新材料,配合現代服飾布藝、蕾絲、晶片材料,瞄準禮服、旗袍、婚紗、包袋、披肩、裙褲等”高大上”消費需求,是不是可以重開鉤針編織技藝全新的市場,提供這個百年技藝傳承的新路徑。
借助市場引導,和時尚產業(yè)、創(chuàng)意園區(qū)、古鎮(zhèn)旅游景點結合,吸引“風投”進入,通過培訓手工編織人才,工廠化制作手段,或與中小學手工技藝培訓結合,發(fā)揮現有鉤針編織技藝傳承人作用,在社區(qū)文化中心和中小學,開辦培訓班,讓鉤針編織技藝進家庭、進學校、進社區(qū),從而達到破解鉤針編織技藝傳承難題,光大這項珍貴技藝的嶄新魅力。
(責任編輯:年。